乌海中心推新措 践行服务解民忧
一、“四办”齐上 服务至上
近年来,中心推行了“四办”服务,在提高工作效率和为民服务方面初见成效。一是实现“就近办”,在市区、辖三区均设业务网点,且所有网点业务均可通办,三区群众均可就近办理业务。二是推行“简化办”,在与不动产、社保中心等部门联网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有效简化办事程序,贷款时限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减为现在的10个工作日,提交的证明材料累计减少5件。三是开展“延时办”,周六上午加班延时服务,周六下午及周日的预约服务,解决了职工“工作日不能来,公休日不能办”的难题。四是倡导“自主办”,各网点大厅设有查询办理的设备,同时开设了个人网厅和公积金手机APP,对归集和提取等多项业务可进行自主办理,“网上办”“掌上办”,让职工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
二、部门联动 数据共享
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综合一窗受理”及“政务一体化”等服务理念,中心积极与多方联动,不断优化住房公积金信息化服务水平。一是通过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沟通,成功为中心接入端口使用权限,方便我市各辖区缴存职工就近办理住房公积金不动产查询、贷款抵押业务。二是与市人社部门建立社保、公积金数据共享机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了参保人员到人社部门办理退休审批业务时与住房公积金封存、提取业务跨部门联动办理,一次性办结、办好,最大程度减少服务对象跑动次数和办理时限。三是通过与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沟通,中心将分时间段完成住房公积金中心核心业务系统与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对接工作,丰富“蒙速办”办理渠道,使缴存职工在“蒙速办”电脑端即可自行查询个人信息,办理高频线上业务。
三、上门服务 暖心群众
乌海中心历年来延续至今,形成了一个惯例,即对部分老孕病残、行动不便或有特殊原因不能来中心办理业务的职工,中心派业务骨干上门办理相关业务。仅去年1月至今年9月份,中心上门服务共计8次,为职工办理提取业务7笔,办理抵押权注销业务1笔,共计金额24.5万元,这种接地气的做法得到相关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
四、抖音宣传 普及政策
乌海市中心为增强政策宣传效果,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组建了宣讲团队,通过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和短视频等形式,对公积金的最新政策、办事流程和便民举措等进行宣讲,通过手机、电脑、电梯间等渠道滚动播放。到目前为止,已播出“抖音”和短视频42期,视频播放量高达99.2万,获粉丝数4864人,点赞量6086人次。这种宣传以“短平快”的方式,扩大了宣传受众面,使广大群众更直观全面地了解公积金的有关事项,得到了缴存单位和职工的一致好评。同时,由此带动了中心的主要业务指标也比往年有了明显的向好趋势。
五、社会审计 防范风险
乌海市中心近五年来始终坚持每年都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对上一年度的业务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计,通过第三方审计,客观真实公正地审查出业务办理和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核查、通报和整改,这种方式对中心的整体工作起到了有效的警醒、规范和约束作用。
钱旭